推荐教程“Wepoker透视辅助挂方法”(原来确实是有挂)
3
2025-05-20
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时常能看到一名身着黑色工装、操控着无人机反复测试的男子。在他的遥控下,无人机或沿着河道林地低空飞行,或装载着食品、包裹往返运输于村域内,或在高空对房屋进行外墙清洁,新奇的玩法让村民惊叹不已。
这名把无人机“玩出花”的男子是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雷。2020年,为了寻找一处更适合无人机试飞的办公场地,这位“80后”创业者把致力于开发无人机应用服务的初创公司搬进了位于江海村的乡村总部经济项目“江海蜂巢”。
在乡村,钱雷并没有陷入同行最初担心的“闭门造车”,而是创新地将乡村作为应用场景的首站,扎扎实实从这里成长起来并走了出去,推动低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创始人钱雷。
乡村是片广阔天空
翼枭科技开发的无人机应用服务,是指通过无人机结合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算法等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为不同行业和场景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与服务。
在江海村,每日清晨,一架无人机准时划破天际,沿着蜿蜒的河道、树林、屋舍低空飞行。高清的视频画面实时传输至村委会的智慧村居数字大屏:河道漂浮物、宅前屋后乱堆放的杂物、工厂危险品堆放……以往需要人力巡查数小时的工作,如今仅用不足半小时便一览无余。
这套无人机巡逻系统,是钱雷来到江海村后,结合公司的业务特性与乡村实际需求而创新打造的。江海村村域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超7000人,大量的农田、林地、河道、村落、工厂星罗棋布,不论是农业生产、村容村貌管护还是社会治理都面临挑战。低空飞行、敏捷可控的无人机恰好能填补人力在这方面的短板。
钱雷告诉记者,最初选择将公司从城区的写字楼搬进乡村,仅是看中乡村相比城市更为空旷的空间优势。彼时,不少同行对此表示质疑:科技公司与田间地头为邻,周边没有同行资源借鉴,技术创新怎么做?
“科技企业要接地气,就要跟市场需求紧密相连,而乡村就是个发掘需求和潜在无人机技术应用场景的‘富矿’。”钱雷说,来到江海村后,他陆续在村里建设了无人机自动化机场,并搭建数字村居三维可视平台、“5G+无人机”远程侦察系统,和林业三维建模算法多项技术。
这些无人机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搭载高清摄像头、喊话器、货仓等模块,并可通过云计算和30多种AI算法,对无人机采集的影像、环境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如热成像算法,既可有效判断村里的工厂是否存在污水偷排的情况,也可用最短时间排查出村里的火情。
“村子管理的难点为无人机应用服务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场景,而这项技术反过来也能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是一举两得的。”钱雷说。
让无人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钱雷的无人机技术服务对象并没有止步于乡村。这两年,他的产品已在奉贤进行推广铺开,在全区陆续部署了50多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覆盖9个街镇、90%的乡村,如今执行任务超200架次。在设定程序后,无人机可以自动起降完成巡查,在排堵保畅、防火防汛、应急抢险、违建整治、林地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农业检测、物业检修等多种城市管理的场景中发挥作用,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有序、高效。
钱雷还透露,当前,翼枭科技正与奉贤区相关医院进行试点合作,探索以“无人机+”的方式提高血液等紧急医疗物资的配送效率,将无人机的拓展至应急救援等领域中。
除了助力城市管理,钱雷还在探索让无人机走进市民生活,创造全新运用场景。
在江海村,“低空经济+文旅”创新试点正在探索。今年3月,江海村新开业了一处乡村露营基地,项目位于一座四周环湖的人工岛上,岛屿中心是一家餐厅,沿湖四周则搭建了多个亲水平台,它们供游客露营,还设有无人机停机坪。游客在平台扫码点餐,不久后,无人机就会从湖心餐厅起飞,载着食材降落到平台上,完成送餐。钱雷说,目前这项服务还在优化完善中,如若成熟,这将是上海首个实现无人机“站到点”的餐饮配送项目。
用无人机送餐,听上去似乎有些“摆噱头”,但实则是对无人机物理运动的探索测试。钱雷说,有别于城区,远郊农村和外省市一些偏远地区普遍存在地广人稀、快递、外卖运力不足的情况,无人机可以很好地跨过这道鸿沟。除了为文旅项目添彩造势,去年,翼枭科技还在安徽寿县成立了分公司。针对当地农村交通不便、高龄独居老人多的现状,钱雷还计划开展无人机送药上门的服务,为农村老人带来便利,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两年,低空经济赛道迎来井喷式爆发,各路人才纷纷入局。作为在这一行业创业7年的老兵,钱雷对自家的技术仍有信心。在他看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软件系统的研发,为了使每一架无人机都能高效匹配客户需求,翼枭科技已开发了30多种AI数据模型,让每一次飞行探测的数据精准适配公安、消防、农业、城运等场景需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随着机场布点越来越多,应用场景日益广泛,钱雷正计划在奉贤搭建低空航拍数据的共享整合平台。“以往各个街镇、委办单位、企业的无人机都是‘各自为战’,大家都有同一片地区的航拍数据,但彼此间并不流通,久之可能会造成飞行资源的重复浪费。”钱雷举例,如果可以整合需求、统筹资源,形成一套针对不同场景低空飞行的标准,再整合一张低空数据网。不同单位部门的需求,即可用同一段低空影像数据搭配多种相应的算法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极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无人机应用服务的精度,本身就需要向大模型投喂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此番布局也是为了形成低空数据产品,成为企业后续迭代AI模型积累原始语料,进而提升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尽管扎根远郊乡村,但钱雷的视野向来眺望在更宽广的远方。潜心钻研技术、探索创新方案,从不足10人的初创团队,成长至产值突破2000万元,拥有25人的上海专精特新企业,钱雷和他的企业一直在修炼内功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今年,钱雷还计划与奉贤新城内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项目,建立基础性人才储备渠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无人机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都需要科技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低空科技带给生活的不一样。”?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