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温州疫情最新/广洲疫情通报最新
12
2025-04-2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19日报道:泛血管健康是当代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议题之一,而高血压患者持续升高的血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破坏,激活炎症因子释放,最终引发血管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泛血管疾病的核心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5亿,防治压力巨大,进行有效的高血压管理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靖教授
为了推广泛血管健康理念以及科普高血压管理知识,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拾艺汇日前举办了主题为?“健康血管,幸福人生”的科普主题活动。活动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心血管内科杨靖教授担任主讲,通过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结合的形式科普高血压的测量和治疗相关知识。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医学会、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徐汇区科委科普项目(xhkp-HM-2024011)联合支持,吸引了近50名居民参与。
据专家介绍,我国高血压防控形势严峻,2020-2022年数据显示,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31.6%,60岁以上人群高达59.2%。杨靖教授指出高血压的隐匿性导致公众普遍存在认知误区,如误以为“无症状即无需干预”“年轻人群不会患病”等。
血压测量是诊疗的基础,家庭自测血压因能反映真实状态而优于诊室测量,需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遵循“三定原则”(定时、定体位、定设备)。测量前应避免吸烟、饮酒或咖啡,静息5分钟,袖带需与心脏平齐,松紧以插入1-2指为宜。初诊或未达标患者需连续7天早晚各测3次,取后6天平均值作为基线。对于血压波动大或难控者,推荐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尤其关注夜间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需综合干预,非药物治疗是基石,包括限盐(每日对于难治性高血压,介入治疗提供新选择。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适用于规律服用≥3种药物1月以上未达标者、药物不耐受或依从性差患者。该术式微创(创口2mm)、恢复快(术后24小时可活动)。术后3年收缩压平均降幅达18.2?mmHg,部分患者可减少50%药物依赖。
杨靖主任强调,高血压管理的核心在于长期平稳控制,避免随意停药,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更严格达标。临床需结合动态监测与家庭自测数据制定个体化方案,符合条件的患者可积极尝试RDN等新技术。讲座结束后,杨教授为现场的观众解答关于高血压治疗以及管理方面的疑问。针对降压药的副作用、血压日常管理、降压药停药、地平类药物服用后心跳加速等一系列高血压问题,杨教授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现场观众表示非常受用,通过互动,现场观众学习的知识得以巩固,也得到了实用的解决方案,现场还发放了《血管健康手册》,帮助观众后续复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