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辅助“新全游联盟可以不可以开挂”确实真的有挂
15
2025-04-19
宝山区庙行镇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为民服务品质”为目标,通过融合治理、机制革新与文化赋能三重路径,开展一系列匠心独运的活动,持续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深化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植“新”绿 多元共治激活社区动能
共康街区党支部与屹立家园党总支、居委会协同发力,以春耕活动为纽带,创新搭建快递小哥、沿街商户与居民代表共治平台。在屹立家园屹学农场举办的春耕活动中,一块块土地被快递小哥、沿街商户和居民“认养”,两位“屹”植专家团成员现场示范翻土、播种技巧,快递小哥们挥动锄头深耕土地,商户们细心培土育苗,居民志愿者负责后续灌溉养护。一位参与活动的快递小哥表示:“平时穿梭街巷忙于送货,今天能够沉下心来,为社区里的老人们做点实事,真的是太有意义了!”
2023年,15位社区种植达人组建“屹”植专家团,在宝山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指导下,屹学农场1.0从杂乱荒地变成“一米菜园”,为高龄、独居老人配送蔬菜;2024年,种植苗圃用于后期社区的绿化补种,屹学农场2.0实现了社区内部自给自足;2025年,种植人员从“墙内”延伸至“墙外”,屹学农场3.0以绿色纽带串联起自治共治的新图景。
屹学农场从“荒地改造”到“生态共建”再到“全民共治”的版本升级,提高了新就业群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也让屹立家园社区治理实现了“单向管理”到“协同共治”的更新升级。
树“新”风 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楼组长戴着围裙来宣传,既亲切又专业!”恒泰家园居民王阿姨表示,通过楼组长的讲解,她对分类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场北居民区针对恒泰家园、恒达家园两个动迁房小区外来租客占比大、人员流动快标准认知弱以及典型地缘型社区,原住居民间保留紧密乡邻关系等特点,创新推出“定制宣传围裙+示范引领”双轨并行模式,搞起超有创意的围裙变装秀,给垃圾分类加点“时尚buff”。楼组长们佩戴统一标识的围裙,按照“亮身份-举实例-建机制”三步工作法开展入户宣传:110名楼组长、居民代表身着围裙上门,强化居民对早晚定时投放时间的记忆;运用“纸巾属于干垃圾”“剩菜剩饭是湿垃圾”等生活化案例,现场解决分类疑问30余条;建立“楼组?小区?居委”三级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居民诉求并协调解决,带动居民主动参与分类打卡活动。
实施首周即显现成效,两个小区早晚高峰时段垃圾投放点的居民参与率提升15%,误时投放现象减少20%,推动恒泰家园、恒达家园两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再升级,也为同类动迁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样本。
育“新”韵 ?文化赋能激发社区活力
共康七村居民区以“樱花节”为载体,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创新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社区营造深度融合,持续打造丰富的人文特色活动,助力宝山“文明城区”建设,让“推窗见绿、出门遇邻”成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的生动注脚。
在樱花树影婆娑间,“康康乐”达人工作室的能人们成为另一道风景线。书法达人沈师傅挥毫泼墨写下“春风十里”,剪纸达人谢师傅剪出惟妙惟肖的樱花造型,串珠达人吴阿姨、胡阿姨则现场教授居民制作挂饰。
同时,12组家庭在樱花树下摆开“樱花市集”,孩子们化身“小掌柜”,将闲置的图书、玩具、手工艺品整齐陈列。义卖现场暖意融融,居民们纷纷驻足挑选心仪的物品。社区工作人员随机采访了几位小摊主,一位正在整理书籍的小朋友说:“把看过的书卖给邻居,既能让它们找到新主人,又能帮助需要的人,妈妈说这叫爱的循环!”义卖所得悉数捐给了红十字会,让樱花的芬芳化作温暖人心的力量。
接下来,庙行镇将聚焦民生需求持续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优化15分钟生活圈,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化居民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绘就社区和谐发展的绚丽图景。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