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教程”wepoker有没有挂?”(原来确实是有挂)
7
2025-04-18
“人形机器人”大火的2025年,北京将迎来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一会一赛”。
其中,“一会”指将于今年8月份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一赛”即是本周末(4月19日)即将在北京亦庄拉开帷幕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赛事邀请全球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人形机器人参赛,据悉当天将有12000名人类选手与20多家机器人企业的“钢铁选手”并肩起跑。
目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较为成熟的宇树科技、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松延动力、灵宝、上海青心意创科技等皆在参赛队列。
4月16日消息称,宇树科技G1机器人将作为城市之间科技队的选手亮相赛场。该团队已经为G1进行了适赛化改造升级:将灵巧手质地更换为复合型塑料从而减轻负重;在侧面改装为开放式电池仓,通过卡扣式设计实现电池快速换取。
宇树G1路测(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城市之间科技队是一家从事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的企业,他们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将“诞生”于实验室的机器人投入城市管理、商业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这次出战半马的机器人,它的“本职工作”是北京一个产业园区里的“巡检员”。现在,它既能保持长时间待机的续航能力,还被加装了道路感知系统,可以依托实际工作场地检验机器人的各项性能。
而在此之前,报名参赛的多家企业都已经对自己的“队员”进行了实地测试,每家机器人的技术特点都不一样,测试的内容也不相同。
比如路测过程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换一次电大概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第一台人形机器人完成第一次测试,用时大概2小时52分;上海青心意创科技有限公司也测试了其人形机器人上坡、下坡,以及持久力等,以及跑步中的稳定性。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路测
在行业人士看来,相比走路,跑步对于机器人来说,考验的就不是单一的算法或是本体硬件,而是整个系统的极限;越接近人类体型的人形机器人,跑起来就越吃力;硬件结构越复杂、机身越重,运动负担就越重。
在这次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机器人与人类选手一样,一路上要爬坡、跨越轨道、拐14个弯。因此,这次21公里马拉松不仅是对人形机器人软硬件综合实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为了鼓励这些初出茅庐的选手,每支参赛队伍只要能够在三个半小时内跑完全程都能获奖。
本次比赛的奖牌(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